《卫生健康工作交流》刊登我院“肺结节2.0版智能靶向重建推动精准医疗迈上新台阶”应用报道

2022-11-24    阅读次数: 325

    2022年11月4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《卫生健康工作交流(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专刊第13期)》刊登我院放射科“肺结节2.0版智能靶向重建推动精准医疗迈上新台阶”应用。

    浙江省人民医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数字化改革战略部署,发挥大型公立医院产学研相结合的自身优势,从推动共同富裕和建设现代化先行省的目标出发,围绕高峰医疗和精准医疗的战略目标,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肺结节CT靶重建精准筛查体系。

一、主要做法

(一)通过结节精准诊断,有效解决“肺结节焦虑”问题。

    在肺结节普通AI辅助筛查基础上,通过肺结节专病门诊或MDT制定规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检查方案,针对≥8mm或拟手术切除的“高危肺结节”开展高靶向性的CT重建,通过AI智能辅助生成多平面、容积、胸膜、血管、气管等多维度重建影像和多组学数据,配合结构化图文报告,有效提升了医生对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能力,实现肺结节精准诊断,解决了患者长期随访带来的“肺结节焦虑”问题。

(二)通过提升手术精准性和规范,有效解决肺段手术“四切”问题。

   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肺结节AI识别算法流程,针对“高危肺结节”实施肺结节智能识别、分割、三维重建、肺动静脉气管智能分割、肺结节仿真映射等多维度、多信息任务融合,直观呈现肺结节与支气管、动静脉血管、胸膜空间关系和最优切除范围,实现术前肺结节可切除性评估和智能手术规划,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和规范性,有效降低肺段手术“多切、少切、误切、漏切”发生率,提升手术成功率。

(三)质控管理与医保协同,推动项目规范有序、高质量发展。

    加强操作人员和参与单位资质管控,组织多轮项目规范化培训,开发新一代肺结节AI靶重建技术、申请医保绩效政策支持,综合运用管理、AI技术和政策手段,构建起肺结节CT靶重建精准筛查体系,推进肺结节诊疗规范化和标准化,实现从普通筛查向精准筛查的迭代升级。

二、主要成效

(一)显著提升诊断和治疗精准性

    建立了肺结节/肺癌专病一体化精准诊疗解决方案,实现“查诊治访”全链路AI辅助应用,解决了上一代普通AI辅助筛查所带来的问题。迄今累计完成“肺结节CT靶重建”精准诊断982例,其中判断为非癌677例(68.94%),诊断为肺癌305例(31.06%),良恶性判断准确率100%,肺癌病理诊断正确率达到97.7%。在“肺结节CT靶重建”指导下实施肺段手术133例,无一例发生“四切”问题。

(二)全面提升肺结节诊断水平

    融合了肺癌智能辅助筛查、肺结节CT靶重建和精准诊断、胸外科手术前评价与规划、结构化图文报告和一键式操作等技术,开发了靶向性更强、精准性更高、应用场景更宽的一体化AI辅助技术,克服了普通AI辅助筛查“查而不决”、“诊治分离”问题。

(三)各方合作全面提升社会效益

    建立了人员培训和临床操作全流程质控管理的运行模式,并在浙江省“医学高峰”政策支持下,2020年纳入了医保支付目录,省医保基金支付450元/例,使项目良性运行,有力支持技术研发。截止目前,浙江省280人通过培训考核,醒目谨慎有序在120余家医院扩面推广,助力浙江省“医学高峰”建设。在政策导向、运行模式和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先行先试经验,已辐射到全国多省。